京都的二天早上
按造排定的行程
第一站來到的就是與金閣寺相對應的銀閣寺
[銀閣寺橋,有菸蒂!?眼睛業障重啊!!]
[此橋建於大正11年(1922年)]
銀閣寺原名為「慈照寺」
創立者為為室町幕府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
而他的祖父便是創立金閣寺
並且將室町幕府權利推向最高峰的足利義満
慈照寺一開始建造於文明14年(1482年)
足利義政在東山的月待山麓開始建造東山山莊(又稱東山殿)
在延德2年(1490年)供奉已逝世的義政的化身菩提
則將東山殿改為寺院,相國寺的末寺,創立為慈照寺
[銀閣寺境內圖]
而昭和27年(1952年),慈照寺的庭園被日本政府指定為特別史跡和特別名勝
平成6年(1994年),列為「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一部分,進入世界遺產名錄
[總門]
[與金閣寺一樣,銀閣寺也是外國觀光客遊覽的景點之一]
在穿過總門之後
便可以看到用樹木做成圍牆的銀閣寺垣
原本這長約50 m的銀閣寺垣是用來抵禦外敵的圍牆
但在這太平盛世間
似乎更像是為了隔離外面紛擾的世界而築的
[銀閣寺垣]
銀閣寺的門票也與金閣寺一樣
類似像平安符,但沒有保祐的效果喔!!
而由於受付處進去之後右手邊就可以看到朱印所
這邊也提供你可以在進去參拜之前先將御朱印帳
交給他,會給你號碼牌(先付錢)
參觀出來之後,在拿號買牌給他就可以領回你的御珠印帳了!!
[銀閣寺門票,500円]
而銀閣寺的庭院造景分為兩個部分
其中在「方丈」前為日本獨特的「枯山水」造景
「向月台」和「銀沙灘」為京都特產的白川沙
用花崗岩打碎製成的
具有良好的反射日光及月光的效果
「向月台」則有坐等東山月光上升的意境
[向月台]
[銀沙灘]
而其實銀沙灘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景色
庭院在早期的造景為模仿通稱為「苔寺」的西芳寺庭園
但江戶時期庭院被大規模改修
而「向月台」與「銀沙灘」便是在那個設置的
是說要維持這些庭院造景真的很不容易
不知道平常是怎麼維持的?
而在枯山水的庭院照景意境中
白沙代表的是「水」
此處就猶如小溪一般
就連石頭附近也有「波紋」的意境
而在「向月台」的另外一側
則有一座作為鎮守銀閣寺的護國廟 - 八幡社
由於足利氏為源氏的分支
而八幡神做為源氏武士的氏神(見晴明神社、首途八幡宮)
所以有座八番社也是很正常的!!!
[八幡社]
本堂(方丈)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建築
在江戶時代的大改建中
據說是建於寛永年間(1624年~1644年)
裡頭除了安置著正尊釋迦牟尼佛以外也存放了足利義政與其妻子日野富子的牌位
而江戶時代畫家与謝蕪村和池大雅的共同作品的繪圖也存放此
[本堂(方丈)]
[方丈與銀沙灘]
在方丈和東求堂間有一個手水鉢
手水鉢原本的用途原本是上佛堂時
漱口洗手淨身用的
類似於神社的手水舍
後來演變成茶道用途
在江戶時期的茶室庭園裡是不可或缺的設備之一
[銀閣寺形手水鉢]
而東求堂於文明18年(1486年)建立
在當時做為佛堂與茶室來使用
同時也是與「觀音殿」為東山殿時期就留存至今的遺跡
佛堂則為阿彌陀如來佛的持仏堂(ジブツドウ)
而「東求」這個名稱為足利義政由相國寺住持準備的名子裡挑選的
足利義正晚年也在此召集許多藝人在此聚會
而產生茶道與華道(花道)的茶室用途
[東求堂]
而慈照寺的核心建築便是坐落在池泉迴遊式庭園景觀中的觀音殿(銀閣)
與金閣的舍利殿相比
觀音殿為2 層的閣樓建築
第1層為書院造的「心空殿」
第2層則是禪宗佛殿式建築的「潮音閣」
屋頂上與舍利殿想同有隻面朝東方的鳳凰
做為保護潮音閣中的觀世音菩薩
但與舍利殿的金鳳凰相比
觀音殿的便顯得樸素許多
[銀閣 觀音殿]
[北斗石與分界橋,據說北斗石是模仿北斗七星佈置的,嗯...我只看到一顆]
[大內石,據說是由當時的守護大名- 大内政弘貢獻給足利義政 ]
而就如同一開始所說的
室町幕府,足利家在足利義満時權力曾經達到最高峰
但在義満死後,便開始一落千丈
到了第6代將軍 - 足利義教(義満的兒子,義政的父親)時
雖然曾經出家,義教卻性情暴躁
常因小事便賜予人重罪
因此有了「万人恐怖」和「悪御所」的稱號
有趣的是
這樣的將軍還是當初群臣商議
在石清水八幡宮以抽籤的方式選出來的
所以義教也被戲稱為「籤引き将軍」
[千代の槇,據說有500年樹齡]
約在永享9年(1437年),傳聞義教欲將赤松滿祐的領地剝奪
轉封給親近義教的赤松貞村,引起了滿祐的不滿
嘉吉元年(1441年)時,滿祐慰勞從關東歸來的義教,在自己的府邸宴請義教
赤松氏的家臣安積行秀便趁機行事砍下了義教的首級
室町幕府陷入混亂中
而古時的日本人認為武士若非在戰場上被人削去頭顱便稱為「犬死」
意指死的如同狗一般毫無價值
「自業自得ノ果テ、無力ノ事カ。将軍此ノ如キ犬死ニハ古来ソノ例ヲ聞カザル事ナリ」
(這真是自作自受。將軍如此犬死,是自古以來前所未聞之事)
室町幕府跌到了谷底
同年,在發生了「嘉吉の乱」之後
將軍的權力也徹底的被弱化!!
[仙人洲]
而此時,未來的第7代和第8代將軍 - 義勝和義政
此時都還不到十歲
而義勝在繼位(嘉吉2年,1442年)8個月後便早夭,死因綜說紛紜
義政便在管領畠山持國等人的支持下,被選為第8代將軍
寶德元年(1449年)元服之後正式就任將軍職
[洗月泉]
早期義政曾經想要試圖恢復祖父足利義満和父親足利義教的政策
但由於當時義政年紀尚輕
導致政務便掌握在人稱「三魔」的
就連正室日野富子的娘家日野氏與各地有力的守護大名也紛紛干預幕府政務
導致義政很難擁有政治的主導權
在享德3年(1455年)關東地區爆發「享徳の乱」
這一亂亂了28年
長期下來在政治上無主導權,且戰亂不斷
勢力日漸壯大的守護大名又無法有效的壓制
也許這些都是導致後來義政無心問政的原因
而在長祿3年(1459年)和寛正2年(1461年)
日本各地發生了大饑荒(長禄・寛正の飢饉)
京都受害非常嚴重,據說賀茂川(鴨川)上漂著全是餓死者的屍體
但義政完全不理政事,一心只沉溺於猿樂與酒宴之中
就連後花園天皇的勸告也不聽
一心只顧建造自己的花の御所
因此惡名昭彰!!
[辯財天,音樂、才智、福得之神,掌管音樂!?]
[那當然是要來結個緣,讓我成為音樂人]
寬正5年(1464年),義政便開始計畫著要隱居
但是義政底下卻一直無子
(與正室日野富子原本生有一子,但早夭)
所以義政便跑去遊說了自己的弟弟義尋還俗
並且讓他改名為「義視」當作自己的養子而成為足利家的家督
也就是未來將軍的繼承人
同時義政也答應說,若是之後生出兒子就讓他出家
不會動搖到義視的家督地位
但好死不死日野富子就在隔年為義政生下了一子
也就是足利義尚
[お茶の井,義政公的泡茶用的泉水]
但或許對於一心不想執政的義政來說這所許沒有什麼
反正只要有個人可以繼承他,就可以早早隱退
但是日野富子就不這麼想了
尤其在當時日野氏在幕府的地位在猶如平安時期藤原氏在天皇的地位裡一樣
好不容易終於生了兒子,豈又會將好不容易到手的機會拱手讓人?
於是日野富子便聯合了當時有實力的一位大名 - 山名宗全
妄想要剝奪足立義視的繼承權
而之前因文正の政変而有所爭議的波斯家
以及支持足立義視的細川勝原
並且兩邊又各自拉攏其他的大名
造成大名們分成兩派而各自對立!
最後,終於在應仁元年(1467年)在京都的御靈神社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応仁の乱」
[お茶の井 庭園]
[周圍有許多與西芳寺庭園(苔寺)類似的造景苔蘚]
到了文明5年(1473年),「応仁の乱」西軍與東軍的領導者
山名全宗和細川勝元相繼死亡後
經過日野富子的調停後,終於於隔年文明6年(1474年)
但實際到了文明9年(1477年),大内政弘從京都撤回到周防国後
西軍實質上的瓦解後「応仁の乱」才算真正的結束
前前後後算起來,這一亂,亂了將近十年的時間
而「応仁の乱」之後也間接的導致將軍與守護大名勢力的沒落
轉變為只要誰有實力,誰便可以當上大名,開啟了許多家臣下剋上的關係
紛紛當上的戰國大名,開啟了歷史上有名的戰國時代!!!
[山上鳥瞰的銀閣寺]
而從戰爭爆發到晚年隱居
義政仍只中埋首於他的藝術狂熱之中
或許在政治上始終沒有辦法超越自己的祖父義満
但至少在藝術上仍要與祖父齊名的緣故
在戰後民生凋敝,經濟疲弊之際
仍然執意徵收稅金和課以勞役建造「東山山莊」
長享3年(1489年),已成為第9代將軍的義政之子義尚因病去世
而隔年長享4年(1490年)足立義政在「東山山莊」落成之前便辭世
雖然足利義政終其一生,在政治上始終無法超越
甚至是連祖父義満的邊都摸不著
而且也直接的造成室町幕府的沒落
及往後長達80年的戰國亂世
但由於喜愛藝術的義政
常庇護當時的藝術者與文化人
而開創了興起了足以與義満的「北山文化」相提並論的「東山文化」
對於整個日本文化的發展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時期
或許對於足立義政來說,這也是這無為一生唯一可以欣慰的地方吧!!
[參拜完之後就可以在一開始的受付所拿到寫好的御朱印]
後記:
其實在逛完銀閣寺後,還有去況銀閣寺前的哲學之道
但由於去的時間是夏天,剛好都不是楓葉跟櫻花的季節
所以嚴格上來說,整條道路幾乎綠油油的一片,
什麼都沒有,所以,如果有想要來逛哲學之道的朋友們
最好是不要選在這個時間點來,不然會大失所望
最後就讓我用一個在銀閣寺外買的抹茶団子
跟哲學之道上住家種的繡球花來做個 ending
更多相片:06/09/16 銀閣寺 哲學之道
參考資料:臨済宗相国寺派 - 銀閣寺(官網)
延伸閱讀:20160608 金閣 鹿苑寺 曾妄想篡奪天皇地位的第三代幕府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