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來到有許多外國觀光客的地方了!!
在金閣寺道站下車後
沿著商家往上走,便可以看到金閣寺的牌子
「鹿苑寺」的名字源自於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出家後的法名"鹿苑院天山道義"
而之所以又稱為「金閣寺」是因為寺內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都是以金箔裝飾,金碧輝煌
所以通稱為「金閣寺」
[金閣寺的門票,400 円,看起來很像平安符,但實際沒保佑的效果喔!!]
[金閣寺在1994年被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一部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金閣寺現址原為鎌倉時代西園寺家所擁有的山莊,「北山第」
為西園寺公經所建,曾經榮華一時
但後來在經歷鎌倉幕府的滅亡後逐漸衰退而荒廢
在應永元年(1394年),足利義滿以河內國的領地與西園寺家交換獲得這塊當時稱為「北山第」的山莊
並且大興土木整理改建,並在隔年卸下征夷大將軍職位並出家
在應永4年(1397年),足利義滿將「北山第」改為「北山殿」
並且以主要核心建築「舍利殿」作為自己修禪的場所
[抄寫佛經所,裡面有三種佛經可供抄寫]
[舍利殿]
[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舍利殿位於鏡湖池中間,共有3層閣樓
第1層「法水院」,延續了當初西園寺時代樣貌,為平安時代貴族寢殿造風格
第2層「潮音洞」,為鎌倉時期武士建築風格的武家造
第3層「究竟頂」,中國唐朝禪宗佛殿式的建築
在第2與第3層的外牆上有著數層的金箔裝飾
塔頂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
此建築因為裡面祭拜著觀世音菩薩的舍利子(शरीर)所以稱之為舍利殿
而像這種融合傳統的公家、新興的武家以及中國禪宗的文化,在之後便稱為「北山文化」
然而在經歷過了了應仁之亂和日本戰國時代的摧殘下
鹿苑寺境內大部分的建築物都遭到焚燬,只有主建物舍利殿得倖免
但這樣的舍利殿卻在昭和25年(1950年)
舍利殿因為一名21歲的見習僧人林承賢()放火完全燒毀(金閣寺放火事件)
同時在殿中供奉的經書、足利義満木像、觀音菩薩像等也一同化為灰燼
[不同角度的舍利殿,是如此的金碧輝煌]
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舍利殿
是分別在昭和30年(1955年)時依照原樣重新修復建造
及昭和62年(1987年)全殿外壁的金箔裝飾皆全面換新,成為目前的狀態
而鹿苑寺的創立者,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
在臺灣,更多人知道的名稱
應該就是一休和尚裡那天天喊著要殺頭的"洪義滿將軍"
這是翻譯上的問題,但一休和尚裡的將軍確實所指的就是足利義滿
然而在動畫裡,將軍也確實是住在"金閣寺"裡
(然而動畫的時間點很多是錯的!就不提了!)
而歷史上的義滿將軍
在正平22年/貞治6年(1367年),在父親足利義詮去逝後
次年,義滿繼任征夷大將軍而.當時的他只有10歲
而當時正處於日本歷史中的南北朝時期(所以有兩個年號)
而在義滿繼任後的12年間,北朝的內亂皆一一的平定
而在元中9年/明德3年(1392年)時
北朝包圍了位於奈良的南朝
南朝的後龜山天皇將三神器交給北朝後小松天皇,
結束了歷時56年的南北朝時代
[銀河泉,義滿公的泡茶專用水,現已乾枯]
明德3年(1393年),與足利義滿不和的後圓融上皇逝世後,義滿的權力完全鞏固
但在次年義滿卻將將軍之職讓給了兒子足利義持
自己則轉任太政大臣繼續在背後執掌政治
[巖下水,義滿公洗手專用水;與銀河泉和稱"義満縁之泉"]
應永8年(1401年)義滿以「日本国准三后源道義」的名義向明朝朝貢
建文帝敕封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
而在明朝發生了靖難之變
朱棣篡位奪帝成為永樂帝之後
立即冊封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
發給堪合符,賜「日本國王」金印
而義滿回書自稱「日本國王,臣源義滿」
明朝正式與日本建立宗藩關係
然而是很明顯的僭越行為
因為,日本名義上最高統治者應該是當時的後小松天皇
[金閣寺垣]
而其實諸多的學者也都認為當時足利義滿有篡奪皇位的企圖
其實整個舍利殿的建築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將第1層代表貴族的「寢殿造」壓在第2層代表武士的「潮音洞」之下
象徵著利用武士團來治理貴族
而最上層的中國禪宗佛殿式的「究竟頂」
代表的是自己,因為此時他已出家
象徵的便是在頂端,控制著武士和貴族,君臨全日本
而在應永15年(1408年),後小松天皇臨幸義滿的所居住的北山殿時
當時義滿所坐的榻榻米是當時只有天皇和上皇才能使用的繧繝綠圖案
同年,義滿突發疾病死去
死後朝廷曾想追贈他「鹿苑院太上法皇」的稱號
但最後在斯波義將強烈反對後作罷了
然而「法皇」是已退位的出家天皇才能有的稱號
[龍門の瀧和鯉魚石]
在龍門の瀧下的鯉魚石
原本龍門の瀧的水流量應該是蠻多的
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這一趟去的時候水是用流??
而中間的石頭被稱為鯉魚石
其意象為鯉魚躍龍門的意思
[安民沢和白蛇の塚]
在龍門の瀧上方是從西園寺家時期就一直存在的安民沢和白蛇の塚
安民沢又被稱「雨賜沢」、「望雲沢」
即使天氣乾旱的時候也不會枯竭,因此在當時被西園寺家當作一個祈雨的場所
而在澤中有一五輪石塔,那便是「白蛇の塚」,為西園寺家的鎮守
相傳白蛇是弁才天的使者,同時也傳說白色是水神的化身
五輪塔由上而下依序為空(寶珠)、風(半月)、火(三角)、水(圓)、地(方)
是古代印度的宇宙五大組成要素,五輪塔常作為供養塔、墓碑
[在安民沢旁,許多遊客都會在這投擲錢幣,投中中間的缽會好運喔!!]
[安民沢旁的夕佳亭]
夕佳亭為數寄屋造之茶室,始建於江戶時代
是當時茶道家金森宗和為了迎接後水尾天皇而建造的茶室
夕佳亭的名稱則取自"夕日映照金閣為佳"
但在明治元年(1868年)夕佳亭毀於火災之中,現存的建築為明治7年(1864年)重建完成
直到平成7年(1995年)才再進行解體整修
[富士山形的手水缽,為銀閣寺建造者足利義政將軍的愛用之物]
參觀完夕佳亭之後,往下走
就已經是快要到出口的地方了!
這邊有一座「不動堂」,另外御朱印所也在這
裡面所供奉的便是佛教中五大明王之一的不動明王(अचलनाथ)
「不動」是指慈悲心不變,無物可以改變撼動
「明」則乃智慧的光芒
「王」是對能操控世間萬物、現象的人的尊稱
不動明王的誓願為「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聽我法者得大智能,知我心者即身成佛。」
[不動堂]
而這座不動堂是在天正年間(1573~1592)
由豐臣秀吉的大臣宇喜多秀家再建而成的,為金閣寺境內最古老的建築物
不動堂裡面所供奉的石不動明王像為弘法大師所作
據說在當地是非常靈驗!!
[好多日本中學生]
[第3個御朱印,入手!!]
後記:
後來還是決定之後都一個大點一篇好了!
這樣可以打的歷史故事也會比較多
由於,我們那個時候到金閣寺,是在6月初時
6月初算是旅行的淡季,但缺點就是很少花可以看
在打這篇時,有找到其他人撰寫的網誌中
金閣寺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賞楓地點,楓葉變紅時的景色簡直美不剩收
一方面,我們這次去的時間排在下午
忘記是那一個朋友跟我提過,他之前在早上去的時候人其實還好
而我後來也有查到其他網站建議的時間,也是早上去會比較好
這都是自己再去前沒確確實實的做好功課
所以,真的!要出去玩,為了不要留下遺憾,做好功課很重要!!
反正沒關係!人生來日方長啊!!!
下次就等楓葉季的時候,再去一趟京都!!
參考資料:臨済宗相国寺派(官網)